查看原文
其他

锁定境外“黑手” 这场数据安全“保卫战”该怎么打?




8月16日,国家安全部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称,我国已经是网络大国,2022年数据产量位居世界第二,数据存储量全球占比达到14.4%。与此同时,我国也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家。近年来,黑客组织、犯罪团伙和不法分子持续对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行业部门实施网络攻击,入侵重要信息系统,窃取重要数据,不仅侵害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更对国家重要数据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

7月25日,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地震监测中心报警称,该中心发现了源于境外的木马程序,该木马程序能非法控制并窃取地震速报前端台站采集的地震烈度数据。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随即组成联合调查组,赴武汉调查取证,在受害单位的网络中发现技术非常复杂的后门恶意软件,符合美国情报机构特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调查组还通过恶意软件的功能和受影响的系统判断,攻击者的目的是窃取地震监测相关数据,且具有明显的军事侦察目的。

今年5月,中国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针对中国境内多起典型网络攻击事件的调查过程中,联合调查组从受害单位信息网络中捕获并成功提取了一大批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紧密关联的木马程序、功能插件和攻击平台样本。


对此,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教授受邀做客东方卫视《焦点对话》栏目发表评论,以下是视频及其文字整理:


广义上说这里面涉及到的是一种叫做战略情报的东西,战略情报不一定是我们理解的极其机密的内容,你一旦知道了马上有价值可以显现,但是我在足够长的时间里面覆盖足够广的范围分析了以后,在未来发生用途的时候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你知道了10亿中国人或3亿美国人的行踪数据、在网上的消费记录和一些行为,你就可以通过相应的数据模型去反向推断这个国家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这个是战略情报的价值。它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我们生活日趋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而伴随我们和网络的距离越来越接近,伴随着像手机这样的移动终端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我们的所有行踪轨迹和活动也因此可以通过手机变成数据资源存储在网上,变成新的情报,所以感觉到越来越近是很正常的事情。


来源 | 看看新闻Knews

排版 | 周沈博


猜你喜欢

沈逸:美国突然炒黑客旧闻,决非帮日本

沈逸教授接受CGTN采访谈中国网络空间治理

沈逸:应对西方滥用“国家安全”,需要精准反制

沈逸:瓦格纳事件提醒我们 在认识理解问题时需避免过度自我意识代入

论文|沈逸:构建数字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沈逸:这是一个重大标志,中国单方面“善意与克制”的时代结束了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